首页 > 最新动态 > 【答疑解惑】一文读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最新动态
【答疑解惑】一文读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5-05-20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你有问题,我来解答!



大家好 我是“信小息”   

欢迎收看我们的独家栏目





答疑解惑



数据渗透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挖掘蕴含在其中的点滴信息

这些无处不在的数据

具体是如何统计的?

抽象的数据和我们丰富的生活

又有着什么密切联系?

【答疑解惑】 为您作答!




本期整理了一些“贸易统计”

相关的代表性问题

快来看看有没有解答

你心中的疑惑~





贸易统计Q&A


Q

如何正确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是“零售”而非“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是零售活动,主要用来反映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发展情况,分地区数据可用来反映一个地方的商贸流通状况和商业发达程度
该指标的主要用途有三个:一是反映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地域分布情况;二是反映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对实物商品(包括餐饮服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三是反映经济景气状况。
由于“零售”和“消费”的概念较为接近,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大体反映消费情况,但“零售”与“消费”的内涵和口径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等同于消费
一是销售给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的部分商品属于零售,但不属于消费。比如销售给企业管理部门的电脑、文件柜、文具、纸张等办公设备用品均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但电脑、文件柜作为固定资产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消费”文具、纸张在使用过程中因被消耗掉而没有进入最终使用,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中间使用,也不属于“消费”
二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居民个人的商品属于零售,未通过买卖行为提供的商品不属于零售,但计入消费。比如居民以实物报酬形式得到的商品与服务、居民自产自用的农产品等计入“消费”,但不属于“零售”
所以,在分析消费情况时,应当注意指标间的口径差异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按“卖方所在地”统计,而非“买方所在地”统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按照经营主体的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统计,可用来反映本地市场的零售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本地居民的消费情况
一个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从卖方企业的角度统计,既包括本地企业销售给本地居民的实物商品金额,也包括本地企业销往外地居民的部分。比如一家在杭州经营的服装销售店,服装卖往全国各地,产生的零售额都计入杭州的消费品零售额
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是从买方消费者的角度统计,既包括本地居民在本地的消费,也包括本地居民在外地的消费。比如一个常住在新疆的消费者在外省市的网上店铺购买玩具,这笔交易不属于新疆的消费品零售额,但属于新疆居民的消费支出
因此,在分析一个地区的消费发展情况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恰当的统计指标。如果分析本地经营主体市场销售情况,就参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果分析本地居民消费情况,则参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否反映电商平台的销售情况


近些年,网上购物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第三方电商平台一般属于互联网平台服务行业,在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企业一般是批发和零售行业企业。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对象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商贸单位)。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并不是简单地将这些电商平台作为调查对象,而是对平台上的商贸单位进行调查
在对电商平台上经营的商贸单位开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时,会根据单位规模差异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总的来说,规模较大的商贸单位在其经营地作为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规模较小的商贸单位也在其经营地进行抽样调查
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并且将电商销售数据统计到了相应商贸单位的实际经营地区,而不是统计到电商平台的注册地区

A
来源:中国信息报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